展場作為政治議題傳達現場「2019布拉格劇場四年展」後記

活動名稱|2019布拉格劇場四年展 2019 Prague Quadrennial
活動日期|2019.6.6-16
文字|王晨馨(OISTAT國際劇場組織 總部)
 
以加泰隆尼亞館為例,當作品成為思考場域
今年拿下最佳國家與區域館獎項(The Best Exhibition in the Exhibition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Award)的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其作品《Prospective Actions (Catalonia 2004-2018)》由6個片段構成,該館策展人Bibiana Puigdefàbregas 以及Marta Rafa邀請6位自90年代起就在加泰隆尼亞工作的6位劇場設計師(scenographer),重新想像在過去15年間所發生的6次衝突事件現場,透過具參與性的多媒體裝置,邀請觀眾一同重新思考這些社會衝突。
 
加泰隆尼亞館作品《Prospective Actions (Catalonia 2004-2018)》由一圓桌舞台構成,分為6個場景(片段),觀眾可自行選任一片段,聽從錄音指示,觀賞影片或透過舞台上的各種裝置進行其他體驗。
圖片來源:http://t.cn/Aij5Qmcf
 
此作以2004年至2018年的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 為文本發展,在體驗過程中,觀眾可能是全然的旁觀者,如單純觀看影片、相片,收聽錄音。也有可能透過互動,感受運動現場。以筆者所體驗的其中一片段為例,在錄音播放約5分鐘後,會有一指示聲請觀眾按下檯上的按鈕,按下按鈕後,整個檯面(含其他區域片段)的燈光將從白色轉為紅色警報燈,並冒出乾冰,而對於收聽該片段者,即能理解乾冰象徵催淚瓦斯。透過這些具巧思的小互動,作品本身不再只為紀實,聽者不再停留於被動接收資訊的層次,更能體驗成為運動中的一份子,進而去觀察在這當中,當權者與抗爭者兩方所可能扮演的角色,而整個六角形舞台,即成為展場中的思考場域。
 
 
有機體展場,隨時事變化的香港館
香港館於開幕時,將致詞與表演結合,獲得一片好評。而在PQ期間,更因為碰上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致使香港館決定於6月13日開始為作品進行封箱直至展期結束,而學生館亦透過張貼大量相關照片與文宣物響應,更邀請現場觀眾寫下聲援話語。
 
香港館作品《All-In-One: Hong Kong Theatre Phenomenology》封箱前樣貌,此作品裝置以「共享」、「可移動」、「彈性而靈活」以及「虛擬」等空間概念,以呈現因香港歷史背景而造就的多樣化劇場現象。
策展團隊:Allan Tsui, Sunfool Lau, Shybil Yuen, Cecelia Cheung, Candice Chong, Wa Yuen
 
面對香港所發生的景況,藝術家們最終同意為作品封箱*,此刻在大型國際展覽中,原本欲展出內容不再為首要目標,而成為了藉機發聲,盼能引起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關注《逃犯條例》。
 
香港學生館不間斷播放悲慘世界名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亦成功引起多數路過觀展者注意,在引發眾人注意乃至展館後,觀者即會看到一連串的紙條、以及示威現場照片,搭配中英字,現場即有些人因而關注到此議題,拿出手機搜尋或詢問展場中的學生,筆者亦在現場遇見於PQ期間認識的新朋友,並在其主動詢問下向其解釋此事件。是故,現場改變展場外觀,用大量文宣甚至是作品全封箱的手段,這般行動雖無明確的觸及數字,但其無庸置疑地引起群眾關注。
 
香港館作品《All-In-One: Hong Kong Theatre Phenomenology》封箱後局部樣貌。
 
 
有形疆界的展場,無形存在的衝突
在國際場合,匯集來自各地的人,當中必有與自身理念相衝突者存在,在PQ展場,亦不能免去此些狀況。而若將展場作為傳達政治理念現場,當理念互有衝撞之時,其界限何在?國際大展主辦單位的責任歸屬,又該如何建立?舉凡先前所述,本屆PQ中的加泰隆尼亞館,選擇以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為文本發展作品,而香港館透過將作品封箱為手段表達對《逃犯條例》的不滿,上述二館,前者以政治理念發展完整作品,後者則在參展單位內部協調後同意改變作品樣貌,宣傳特定政治理念,但此二館所採取的手法在展場既不影響其他參展單位,亦吸引更多人關注。
而在展期間,亦有出現較極端的例子,即是支持巴勒斯坦的觀眾以噴漆破壞了以色列於國家與區域館當中的作品《1600 Feet Under》,雖以色列的參展人員在主辦方協助之下旋即修復被毀壞的作品,但是這樣以侵害他人作品之行動,來表達自身的不滿與抗議,是否已超越了宣揚政治理念的界線? 
 
以PQ主辦方的觀點而言,本屆節目統籌Brad Caleb Lee表示他們深刻理解政治與藝術之間的巧妙糾纏,亦樂見有為政治議題發聲的作品。但此須建立在各參展方能選擇不以侵害他人作品及不於展場有暴力行為之前提下,使各方觀點皆能在公平且和平的狀態下呈現其意見。
 
PQ作為大型國際展覽,其參與群眾來自世界各地。除展出國家與區域內的劇場優秀設計,使各地的設計想法與靈感能在此一場合交流激盪;此外,將展館作為政治議題表達現場,就如投入池中的石子,使此些議題如漣漪般擴散,跨出地理上的邊界、社群媒體世界的屏障,觸及更多世界各地的人群。
 
 
 
* 1. 關於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成因請參考:https://cnews.com.tw/118171001-02/
     標題:加泰隆尼亞獨立 4大始末7大重點一次看
     出處:CNEWS匯流新聞網
     日期:2017年10月1日
 
* 2. 關於《逃犯條例》修訂爭議請參考: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867627
    標題:反送中懶人包:點燃香港怒火的《送中條例》爭議
    出處:udn 轉角國際
    日期:2019年6月12日
 
* 3. 關於香港館封館聲援運動之討論始末,請參考:https://reurl.cc/e1VDR
      出處: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HKATTS)主席臉書貼文
      日期:2019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