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受「女人迷」(womany.net)之邀,陸陸續續在女人迷上介紹國際組織的工作秘辛、國際劇場趨勢走向、以及全球藝術文化脈絡,精彩內容不容錯過。現在就上女人迷訂閱OISTAT文章吧!

 

召喚角色的魔術師—劇場服裝設計師

 

原文出處:女人迷

 

進劇場看表演的樂趣在哪裡?當燈暗幕啟,看表演者用肢體、聲音、表情傳達故事,彷彿回到小時候一個人利用影子扮演動物的樂趣。而一個角色有了聲音個性,還需要形貌外在,才能有血有肉能讓觀眾感動。

 

從點子到戲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日常生活中,服裝可以展現一個人的品味,可以反映個性。而在劇場中,每個角色一亮相,觀眾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服裝,但是演員為什麼要穿這些服裝?這些服裝是誰決定的呢?

 

「劇場服裝設計」的重要性就浮出台面。

 

超級英雄電影《X戰警》中,每個成員都有特殊能力,有些可以呼喚暴風雨,有些可以操控火焰,有些擁有電磁力。在劇場中,每位創作者也都有自己擅長的能力,編舞家用肢體呈現想法,作曲家用音符、編劇用文字,劇場服裝設計以「服裝」為材,從成千上萬種可能性中精準呈現每個角色的氣質,把角色從虛空之中召喚出來。

 

一般而言,編舞者或是導演在編排作品時,心中有一個畫面,服裝設計往往要不斷的嘗試,找到最貼近畫面、最適合作品的服裝。服裝設計師不僅僅需要設計天分、獨到眼光,更需要掌握材料特性,加以不間斷和編舞家或是導演溝通,如點石成金一般,把編導心中模糊抽象的概念呈現出來。 

除了與編導配合之外,服裝設計師必須作足功課,透過細膩的設計呈現角色特點,並符合時代背景。角色特點與時代背景,就像X軸與Y軸,服裝設計師必須發揮天賦,找到屬於角色的獨特座標,並透過設計才能,讓角色活生生躍於舞台上。遇上戲中戲,服裝設計更要考量整體一致性,讓一齣戲的畫面協調統一。

 

看《獅子王》演員如何從人變獸

看過迪士尼卡通《獅子王》的人,一定對電影中百獸獻壽的畫面印象深刻,但是這個故事搬上舞台後,演員要如何變身成各種動物呢?這時,就仰賴萬能的服裝設計和化妝設計、戲偶設計一起合作將任務達成。

 

《獅子王》音樂劇的導演Julie Taymor,身兼服裝設計、面具設計以及戲偶設計,透過精巧細膩的服裝和面具,因應各種動物的形貌,讓演員和舞者化身各式動物。比如讓演員踩高蹺、套上高高的筒狀帽子,演員就化身為長頸鹿,或是讓演員戴上獅面頭套、加上毛茸茸的披肩,獅子的模樣便呼之欲出。豺狼則以戲偶佐以連身服裝,表現佝僂奸邪感覺。


Julie Taymor 以《獅子王》音樂劇奪得了1998年東尼獎的最佳音樂劇導演和最佳服裝設計。《獅子王》音樂劇成為長紅暢銷的節目,當栩栩如生的長頸鹿、獅子和獵豹緩步走上舞台,羚羊飛耀劃過空中,整個劇場彷彿成為非洲大草原。

 

 

是褲還是裙?舞蹈與服裝設計的挑戰

對於舞蹈作品,服裝設計挑戰又不同,一方面必須呈現編舞家想法,一方面服裝不能限制舞者動作,另外布料素材不能因為汗溼而皺成一團或是緊貼身上,一件衣服要滿足三種條件實屬不易,必要的時候上窮碧落下黃泉尋找可能的布料素材,都是稀鬆平常的事。

 

雲門舞集《水月》的服裝設計林璟如就以大襠褲為底,設計不對稱的摺角造型,讓舞者站定時如筆直長裙,舞動時是長褲。


 

設計:傳達概念最直接的方式

時尚界的設計師透過每季的伸展台傳達最新的設計概念。劇場服裝設計師也不例外。

 

知名設計師Simona Rybáková 為2009年捷克卡羅維瓦利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式和閉幕式(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 Karlovy Vary)擔任服裝設計,她以大膽前衛的造型結合科技運用,製作令人驚豔的作品《Air》(空氣)、《Alien》(異形)、以及敘述捷克藝術家Alphonse Mucha生平和畫作的《Mucha’s Epic》(經典慕夏),一舉奪得2013年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服裝設計大獎。

 

下一回走進劇場,除了欣賞表演者的精湛技藝之外,不妨多注意一下表演者的服裝—他為什麼這樣穿?設計師想要表達什麼? 說不定會有格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