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Turrell 1943年出生於美國加州,他總是蓄著銀白大鬍子加上一身黑衣,藝評家戲稱他為「喪禮上的聖誕老人」,Turrell 很少談論自己,但是對於各式各樣的點子,總是興致盎然,旺盛的創作力可見一斑。現年72歲的 Turrell 仍非常活躍,被喻為是當今世上最具影響力及重要性的藝術家之一。James Turrell 目前在澳洲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展出個展 James Turrell: A Retrospective,展期到2015年6月8日。
“My work is more about your seeing than it is about my seeing, although it is a product of my seeing.”
— James Turrell
作為觀者,你看見了什麼?你以為你看見了什麼? 從美術館的展間到羅登火山口(Roden Crater)的龐大計畫,Turrell 持續追問「光」的特性以及光線對於人類感官經驗的影響。與其說 James Turrell 創作光的裝置,不如說他邀請觀者重新體驗「看見」這件事情。
1967年,時年34歲的 Turrell 嶄露頭角受到藝壇注意,他獨特解讀「光」與「認知」的方式,很快受到矚目。過去四十年來,他曾於紐約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in New York)以及加州當代美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展出,阿根廷 Bodega Colomé 更有專為 James Turrell 所設的美術館 James Turrell Museum,他的作品多元,包括小型投影以及大型裝置等,作品被世界各地美術館所收藏。
彷彿摸得到的光線《Virga》
1992年贈與紐約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現長期出借給義大利 Fondo per l'Ambiente Italiano。利用光的特性,Turrell 交織自然光與人工光源,創造出一層「光之紗」,隨著時間推移,來自外面的自然光線會慢慢改變,光紗的面貌也會慢慢地改變,彷彿一伸手就可以把整層紗摘下來。
投影方塊《Projection Piece》 系列
看起來有如一塊立體方塊浮在空中,彷彿一伸手就可以觸摸,走近一看才發現撲了個空,這是 James Turrell《Projection Piece》系列作品。
想一睹 James Turrell 的作品,毋須大老遠跑到美國或阿根廷。位於日本的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收藏了三件 Turrell 的作品《Afrum, Pale Blue》、《Open Field》以及《Open Sky》。美術館由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設計,整個建築位於地面層之下,以免影響到直島(Naoshima)的美麗景色。
永不停止的追尋-光是什麼?我們如何體驗光?
Turrell 的藝術創作野心遠不僅僅於此,自1974年,他在美國亞歷桑納州的死火山「羅登火山」(Roden Crater)下挖掘地道以及建造各式各樣的房間,構築各式光的體驗,並花了多年的時間,一點一滴改變原來火山口的形狀,打造「天拱」(celestial vaulting) 改變天空的輪廓,曾受邀參觀羅登火山口的藝術家 Chuck Close 表示從躺在火山口往上仰望天空,是一個「全然震撼的體驗」。
從電腦動畫到 CGI,科技使各式特效(effect)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然而,在各式特效大行其道之時,真正的藝術家致力於創造真實的體驗(experience),特效隨處可得,有時甚至廉價惡俗,真實的體驗卻是無比珍貴。不論你在 James Turrell 的作品中看到什麼,你看到、感受到的,和其他人絕對不會完全相同,美的定義因人而異,但這段感受「看見」的過程,本身即為一種獨特的美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