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劇場,劇場的眾人-劇場技術教育,人才培力不容易

 
活動名稱|TD Talk舞台技術論壇
時間與日期|2019年10月28日 14:00
與談主題|劇場技術教育現況與未來
主持人|林 璞(台灣技術劇場協會 理事長)
與談人|張文禮(香港演藝學院 舞台與製作藝術學系 講師及副主任)
    陳志峰(國立台灣大學 戲劇學系 講師)
    舒應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劇場藝術學系 講師)
文字|OISTAT 國際劇場組織總部

劇場裡總是有一群人隱身於黑暗之中,他們的演出,總在觀眾看不見的地方上演,這群人就是劇場技術師。而要成為一名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劇場技術師,又該經歷什麼歷程呢?本次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學系所帶來的TD Talk舞台技術論壇,將帶我們一窺臺灣與香港的劇場技術教育現場。

從發展沿革觀看:學校制度及走向如何影響人才培育
本次講座主題中的「TD」,實為Technical Director之簡稱,也是劇場人所熟知的技術指導。而劇場技術,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暨技術學系為例,其成立是在1995年,才正式從戲劇系中獨立而出,這樣的發展沿革,不難看出劇場設計與技術逐漸與表演成為三角鼎立、相輔相成的關係。

在三位與談人的分享中,我們亦可見學校體系如何影響人才培力。如張文禮與舒應雄老師分別所在的香港演藝學院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在學院科系上即有針對「幕前」及「幕後」的工作做出分類,香港演藝學院*獨立設有「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 」,細分三系,分別為:科藝製作系、製作管理系與舞台設計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則設有「劇場藝術學系」,該系底下分舞台、燈光、服裝及音響四組。香港演藝學院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都將劇場幕後工作獨立設為一個科系,較能確保學生對劇場技術、設計有一定的熱忱。

相較之下,台大戲劇系則無將劇場技術獨立出來,而是與表演、排演等課程列入大一共同必修,至大二時方可從舞台、燈光與服裝設計中選修自身感興趣的課程,學生也因此可以在幕前、幕後的工作自由嘗試與轉換。身處綜合性大學,既有優點亦有缺點,戲劇系在台大中,並非被挹注許多資源的科系,甚至是劃分在文學院底下,然則卻也因為校內學程、三校聯盟與校際選課等資源,使學生有機會能觸及更為廣泛領域的知識。

以實踐發掘知識,技術師的「做中學」
如張文禮老師所言:「劇場技術非常重視以實踐發掘知識」* 。上述四校除了透過規劃學生製作的課程,學校亦鼓勵或規定學生須實習,以感受業界的真實氛圍;於此同時,教授們亦鼓勵學生參與或實地協助大型活動專案,藉此在一次次的實戰經驗中砥礪自身。

以今年十月甫結束的白晝之夜為例,舒應雄老師即與白晝之夜主辦單位洽談,使學生有機會協助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分組,是故學生皆有機會實地演練技術設備操作,甚至是嘗試劇場技術以外的工作,如現場活動執行等項目。

困境或是契機?人才培力不容易
在劇場技術教育的發展路上,仍有許多困境須被討論。如舒應雄老師提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雖有大量的學生製作可使學生實地演練劇場技術執行,然則學生於這些經驗中卻僅能熟悉校內或幾個特定劇場的設備。而如國家級舞台的劇場設備,是在劇場技術教育人才培力過程中較難接觸到的。針對此一問題,舒應雄老師所採取的措施為盡可能跟各場館協調實地教學之檔期,使學生在培育過程中有更多機會熟悉各縣市各層級場館的劇場技術設備。

而台大戲劇系方面,陳志峰老師點明:「台大戲劇系的最大困境來自於教學空間上的不足。」如布景、服裝道具等製作工廠過小,且自2016年起,因校內鹿鳴劇場被判定為危樓而不堪使用。是故,至今戲劇系每年的學期製作、畢業製作,皆須另覓校外場地,如客家文化中心、水源劇場及戲曲學院戲劇廳。但是,舒應雄老師則表示,從中他也看見另一個交流的可能,如2018年台大戲劇系畢業製作《鞋匠》即在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演藝廳演出,此亦開創戲曲學院與台大戲劇系學生交流的契機。

專業、熱忱與開放的心,讓劇場技術師成為一生職業
本次講座過程中,主持人林璞不斷叩問「如何讓劇場技術人員成為一個可以做一輩子的行業」。在教育制度上,舒應雄老師提及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希望劇場藝術學系未來能朝不分組的方式發展,除了讓學生能多元學習,同時學校亦會開設特色課程,如現有的「3D列印」課程,使學生能夠接觸並開發更為廣泛的領域。張文禮老師則表示,培育劇場技術人員的過程中,他鼓勵學生除了累積實作經驗,也需找到延續對劇場技術這份熱情的方式,並培養如溝通技巧一類的軟實力,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態度迎接各種變動與新知。

在開場之際,主持人林璞即言:「永遠都會有技術問題發生。」而劇場技術師的任務就是將之一一解決,雖此次講座也帶出了許多暫無解答的教學困境,期待未來TD Talk能成為常態活動,讓技術師們可以暢所欲言,透過彼此交流、討論,這些困境也才有機會在眾人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1. 香港演藝學院由六個學院組成,跨足表演藝術、影視產業與幕後技術人員、管理人才領域。此六個學院分別為:戲曲、舞蹈、音樂、戲劇、電影電視與舞台製作藝術學院,而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中的三個學系則各有側重之專業領域。科藝製作系的教學領域涵蓋燈光設計、燈光技術、聲響設計、音效系統與音樂監製;製作管理系則包含舞台及項目管理、技術指導、布景製作與製作部門,製作部門為教授如何管理、籌劃一部製作;而最後的舞台設計系,則包含教學布景、服裝設計、服裝技術、道具製作與繪景。

另外,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亦設有「一年專精訓練」,為短期精研課程,授課內容包含服裝技術、燈光技術、道具製作、音效技術與技術管理。

 

2. 在香港演藝學院的實作中,除有學期展覽使學生可以透過展覽形式呈現製作設計與其他作品成果,以及於校內的劇場進行畢業製作等演出。另外,學院亦會與城市中的劇院洽談,讓學生的校內製作可以至城市中其他劇場搬演,使學生有機會使用到不同於校內劇場的空間與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