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 technology in live performance.
建築物名稱
赫勒勞節慶劇院(Festspielhaus Hellerau)
建築物種類
□歌劇院 □文化中心、市政府中心
□音樂廳 □電影院及攝影棚
□音樂劇劇院 □兒童劇場
▓舞台劇劇院 □大禮堂
□會議中心 □其他種類建築
建築物資訊
所有人: Landeshauptstadt Dresden
地址: Hochbauamt Dresden
Hamburger Straße 19, 10167 Dresden
Germany德國
工程團隊
建築設計、音響效果、
舞台技術、燈光、
音效工程: theater projekte daberto + kollegen gmbh
機械與電機工程: Zibell – Willner & Partner
工程費用 6,900萬歐元(含增值稅)
容納量
總容納量(主廳): 7,700平方公尺
可使用空間: 7,700平方公尺
座位數: 400人
啟用日期
2006年09月19日
參訪聯絡資訊
Festspielhaus Hellerau
Karl-Liebknecht-Straße 56, 01109 Dresden
Mr. Kai Kaden
電話:+49-351-2646266
Heinrich Tessenow於1911年在德國鄰近德勒斯登(Dresden)的首座花園城市,建造了Festspielhaus Hellerau赫勒勞節慶劇院,在當時它是節奏體操的訓練中心;1911年至1914年原本設立了Émile Jaques-Dalcroze機構(註:瑞典音樂家),經歷了約三年的繁榮期,而在1912至1914年逐漸成為歐洲前衛藝術的聚集點。
Heinrich Tessenow的節慶劇院在當時的歐洲劇場界是非常反傳統的建築設計。由Adolphe Appia構思的赫勒勞節慶劇院大廳,擁有能夠升降的樂池(Orchestra Pit),舞台裝備與觀眾席都能隨時加裝,而且舞台上沒有裝設任何固定的設備,例如大幕、平台等。Appia的設計概念是「未來的大教堂」:觀眾和表演者能夠互相融合,達到精神與感官合一的境界。另外,由喬治亞裔畫家兼舞台設計師Alexander von Salzmann所構思的燈光設計概念,成為了整座劇院最令人驚喜的部份:劇院的天花板與牆壁鋪滿了上了蠟的白色帆布,做為劇院上千顆燈泡的背景,製造出燈光漫射的虛幻燈光質感,使整座大廳充滿獨特的透明感,完全跳脫自然主義建築的框架。
赫勒勞節慶劇院曾被俄國軍隊佔領數年,充作醫院與兵營使用,而且不對外開放。俄軍在室內的主要樓梯旁留下不少社會寫實風格的繪畫,目前這些繪畫與赫勒勞節慶劇院建築本身同被列為國家保護級古蹟。
為了讓赫勒勞節慶劇院重新開放給社會大眾使用,從2002年起進行一系列的整修工程,許多不同的重建構想也在此時被提出來討論。歐洲藝術工作坊與赫勒勞文化協會(Europäische Werkstatt für Kunst und Kultur Hellerau e.V.)是最重要的幕後推手,協會秉持重現過去傳統的理想,致力讓劇院恢復往日身為前衛表演藝術中心的光榮。1994年,維斯滕羅特基金會(Wuestenrot Stiftung)重新翻修了劇院的賓館,展現了赫勒勞節慶劇院煥然一新的面貌與內在,同時也引發不少討論話題,例如當初Salzmann所使用的白色帆布是否該安裝回去等。
如今劇院為William Forsythe芭蕾舞團主要的訓練中心與表演場地,該團一年有將近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德勒斯登表演。赫勒勞節慶劇院也是赫勒勞藝術歐洲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Arts Hellerau的主要表演場地。 (參見網站 )
2002年時,來自慕尼黑的Meier-Scupin建築師們基於對劇院整體翻修的熱愛,舉辦了一場建築競賽,最後選中theater projekte daberto + kollegen gmbh,負責規劃與進行劇場技術與音響效果的工程。
Set desing Adolphe Appia(1911) Exterior view Festical Hall Hellerau(1911) New bridges on same level as exsisting wooden roof trusses(2006)
Main Floor Plan Site Plan
Main Section-from left: stage area, fixed flor, modulor
floor with orchestra pit, manual seating riser system,
capacity extension on first fl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