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時間|2020/08/25 14:30~16:00
訪談地點|CIT台北創新中心-會議室
受訪者|蔡忠駿(2019OISTAT總部實習生)
訪問者|王萱芝
陪同|陳韋屏、邱宇暄
文字|王萱芝
 
 
OISTAT總部(以下簡稱總部)在台灣邁向第15年,除了連結國際間藝文人士,也致力在台灣推動青年培育計畫,打造國際藝文人才。總部每年所推出的實習計畫,便是台灣學子能實際參與國際藝文組織的大好機會,而蔡忠駿正是本計畫於2019年所錄取的實習生之一。
 
「幽默風趣、真實大方」是與忠駿談話後所能立下的註解。能以詼諧口吻分享著人生大小事,同時也能尊重、包容各方觀點,累積出如此經歷與胸襟的原因,來自於忠駿曾做的每一個「選擇」。
 


2019 OISTAT 總部實習生蔡忠駿。(圖|蔡忠駿提供)

與表演的愛恨情仇—正式進入表演藝術
「我是不是被詛咒啊!」談到自己與表演無法割捨的關係時,忠駿開玩笑地說。將時間推回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的大一暑假,忠駿發現身邊的人開始接觸演員訓練班,而自己卻停留在原地,鼓起勇氣去外面試鏡後,發現了自己對於演出的興趣,在表演藝術領域的旅程也就此展開。
 
接下來的十年裡,忠駿持續面臨不同的選擇題,儘管輾轉卻與表演藝術相互起舞。大學畢業後,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就讀表演組,透過學校的資源與訓練累積出豐厚的演出經驗,同時也與OISTAT 產生了第一個連結:2017年在北藝大舉辦的WSD世界劇場設計展(2017 World Stage Design,以下簡稱WSD)。不斷練習、演出的日子裡,忠駿對於自己未來的想像,也逐漸出現了雛型。
 
「演員一路上都在『被選擇』。等待戲劇的來臨、等待試鏡、等待被人喜歡、等待評審接受、等待被選擇後,你才能真正的上台表演,我便思考著要如何改變這件事情,於是我就想說:好,那我去做藝術管理。」喜愛演戲,但也不願失去自己的選擇權,忠駿立下了目標,「我去做一個能掌握主控權的演員。」疊加自己對紐約百老匯的憧憬,畢業後,忠駿放棄了老師預設好的演員之路,為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前往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表演藝術行政研究所(Performing Arts Administration)就讀。就學期間的兩個必修實習學分,也成為了忠駿與OISTAT緣分的開端。
 

忠駿前往美國紐約大學期間。(圖|蔡忠駿提供)
 
更特別的歷程,更具體的經驗
「可能是關鍵字下的很對吧!」談到發現OISTAT的原因,忠駿幽默地表示。在美國就讀研究所的忠駿,為了學習演出製作更後端的工作內容,同時認識到更宏觀看待表演藝術的人,決定將其中一份實習拉回台灣,因此向總部提出了實習申請。除此之外,能實際觀察組織運作、了解統合國際間眾多性格藝術家的方式,也都是忠駿希望進入總部實習的要素。
 
「這對我來說是一段很特別的歷程。」有別於忠駿另一份在外百老匯實習時內容專一的工作,忠駿認為總部所給予的是更豐富、更具體的工作經驗。回想實習期間為WSD與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以下簡稱PQ)所做的評估工作,「我過去認為評估很重要,許多人也告訴我要去做,但我不知道做出來要幹麻,也不清楚具體做法。」在忠駿實際透過不同語言搜尋各國新聞,多方比對媒體報導的角度與原活動所想傳達的理念後,才真正了解評估與媒體曝光在舉辦活動上的重要性。
 
與夥伴的共同成就—《OISTAT Murmur》
鑒於夥伴實習時間不同,唯一全程出席的忠駿擔任起傳達的角色,「每一次溝通的同時,又能再梳理原本的內容,發現問題所在並解決,好像就可以擁有更具體的想法。」實習最後的提案任務,更是歷經無數次腦力激盪與質疑後的結果:《OISTAT Murmur》,一個邀請OISTAT 會員相互交流與分享經驗的線上平台就此誕生。
 
2020年三月,總部在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衝擊下,以《OISTAT Murmur》為原型推出《OISTAT Chat》。「我真的很驚訝,沒有想到當初坐在大廳,隨便幾個人所想的話題居然可以實現,真的蠻有成就感的。」從最原始的點發展成雛形,最後在疫情中突破距離的限制,成為OISTAT全新的國際交流平台,忠駿為自己與夥伴如同先知般的提案想法感到驚喜。
 

忠駿與實習夥伴、OISTAT總部成員合照。(圖|蔡忠駿提供)
前排由左至右:OISTAT總部2019年實習生余庭語、蔡忠駿、洪嘉蓮;
後排由左至右:OISTAT總部成員:陳韋屏、游偲昀、魏琬容。
 
想法會因碰撞而精采
「感覺你所有再怎麼荒謬的想法,在這裡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忠駿提到總部所打造的工作環境,讓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因如此高度自由並且相互尊重的空間,不同的想法便能夠相互碰撞出新的結果,「開始讓自己更有意識的去說話,更能同理當別的族群聽到自己的話時,有不同的反應會是正常的。」透過不斷的溝通,忠駿越來越明白與人對談的方式。「對我來說是一個很自由、同時又抱著很高程度效率的地方。」忠駿統整了在總部實習的感受。
 
「雖然OISTAT是一個國際組織,乍看之下大家都在做表演藝術,乍看之下大家的方向相同,但其實每個人抱持著的想法、觀點不同。在這邊共同碰撞,最後發展出屬於OISTAT的東西時,我覺得是很特別的。」統整自己對於OISTAT的印象,忠駿說出了這一段話。
 
將害怕轉為持續前進的能量
「害怕就是我的原動力。」提到要如何堅持著每一次的目標,為自己做出選擇時,忠駿給出了意料之外的答案。與其帶著害怕在不確定的輪迴中猶疑,不如先為自己做出選擇,儘管過程會有所掙扎與割捨也無須哀傷,「現在就是我過去十年來做選擇所出現的結果,有些別人可能沒體會到、沒觸碰過的,但我都有體會過,這並沒有好或不好。」忠駿認為所有歷程都為自己創造出更特別的人生。
 
「我就是一個很貪心的人,人家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就是那個都想兼得的人。」對忠駿來說,選擇,不一定只伴隨著割捨,也可能讓自己擁有了更多。從廣告進到表演藝術、從台前走到幕後、從台灣飛到紐約,經過了這幾次轉折,以及在OISTAT與外百老匯的實習,忠駿擁有了更多元的能力、建立起更廣闊的人脈,儘管過去曾經面臨眾多困難與質疑,也不可抹滅現在忠駿擁有了更多潛力的事實。
 


(圖|蔡忠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