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being in Academia線上講座側記(一):從了解創傷開始
撰文|陳韋屏
「你會經歷創傷,不代表你出了什麼問題。(Trauma is not what’s wrong with you, but what has happened to you.)」── Andrea Heilman
2020年全球表演藝術產業受到COVID-19嚴重衝擊,而教育界也不例外,當教師與學生都必須隔離在家遠端上課,如何維護身心健康便成了教師們的關注焦點。OISTAT教育委員會於2020年7月21、23日舉辦了兩場關於維護師生身心健康的線上講座,邀請長年投身創傷知情教育(Trauma Informed Pedagogy)研究的Andrea Heilman(美國),向教育工作者介紹如何在課堂中運用創傷知情策略,陪伴學生走過這段充滿挑戰的日子。
本文為講座側記第一篇,向大家介紹何謂創傷,以及創傷對於人類行為產生的影響。
我們身上都背負著創傷(We are all carrying trauma)
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背負著創傷。
創傷的來源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 急性創傷(Acute):天災人禍等突如其來的單一事件所造成,例如:車禍、火災。
- 慢性創傷(Chronic):長時間反覆累積的創傷事件,例如:家庭暴力、戰爭。
- 集體創傷(Collective Cumulative Complex Trauma):因為社會結構、歷史等因素所引發的集體性創傷,例如:種族壓迫、殖民、性別歧視所造成的社會集體創傷。
簡單而言,創傷代表經歷超出生理或心理所能承受的壓力事件。然而,我們的大腦在有意識認知到自己正在經歷創傷之前,身體往往先行依照感受的安全程度反應。
多元迷走神經理論:安全感決定你處在何處
根據多元迷走神經理論(Polyvagal theory),人類自律神經系統依安全感受分為三種模式:社會連結(Safe and Social)、戰或逃(Fight and Flight)以及凍結與關閉(Shutdown and Freeze)。
當處在社會連結狀態,我們感到放鬆,可以進行思考、學習與創造、也較易與他人產生眼神及肢體接觸;若感到不安全,進入戰或逃狀態,我們的血壓會升高、呼吸變得急促,以便在面對威脅時逃跑;若是不安全感繼續提高,進入「凍結與關閉」狀態,身體會變得麻木僵硬、像是暫時進入了「當機」狀態,藉此降低對疼痛的感受,在後兩者情況下,將無法達成處在社會連結狀態所能完成的事項。而這三種模式,都是人類作為生物,為了生存自然產生的生理反應。
也就是說,某些學生看似脫軌的行為,其實並非個人有意的選擇。身為教育工作者,若能認知到這點,並且稍加改變對學生行為的反應,也許就能帶來大大改變,幫助學生更快恢復正常的生理運作,回到社會連結狀態。
相同的創傷事件,不同的情緒反應
生長經驗的不同,造就對於創傷事件的反應與認知差異。「童年逆境經驗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指出,童年時期經歷到的不良經驗會影響大腦發展,進而形塑成年後之行為。當兒童並未受到正常照護,大腦使用於「生存」的占比就會非常高,導致大腦在調節、控管情緒、社交,以及認知功能上無法正常發揮,容易誤判所處環境是否安全,因此會在不同生理狀態間來回擺盪。
上述概念,可以用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理論來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容納之窗,在容納之窗範圍內,身心可以正常運作,並能承受內在與外在壓力;若超出容納之窗,便會進入過度激發(hyperarousal)或過低激發(hypoarousal)的範圍內,進入過度激發所產生的焦慮、憤怒,以及進入過低激發產生的麻木、顫抖等反應,都不是個人能夠選擇的。
容納之窗並非一個固定的範圍,可以藉由練習來擴大;反之,當經歷創傷,容納之窗便會縮小,因此更容易因為刺激掉出容納之窗以外。Andrea分享到,在美國的劇場校系,童年逆境經驗ACEs分數普遍偏高,且多數擁有負面童年經驗的大學新生未曾接受過相關治療,因此運用創傷知情策略於教學之中,對於劇場教師而言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