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時間|2021/07/28 15:00~16:00
訪談地點|Zoom線上會議
受訪者|王萱芝(2020年OISTAT總部實習生)
訪問者|簡姵伽
陪同|陳韋屏、李奕慧、許玉昕
文字|許玉昕
 
因為疫情的限制,與萱芝相約視訊訪談。約定時間還沒到,就看見萱芝已默默在線上等待,她的使用者名稱顯示為Sunny,人如其名,訪談一開始就用燦爛的笑容迎接大家。
 
萱芝首先向大家介紹大學與研究所就讀的科系: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她興趣廣泛、對很多事充滿好奇心,因此她認為提供綜合多元課程的科系很符合她的個性。大學時她不僅學習線上課程設計、網頁設計與程式,在畢業展覽時也見識到形形色色的設計成果,「我們系就像小型的科系聯合國,所以我還蠻喜歡我們系的。」從萱芝豐富的打工與實習經驗看來,她也像她引以為傲的科系一樣,不受框架所拘束,擁抱多元彈性的發展方向。


2020 OISTAT總部實習生王萱芝(圖|王萱芝提供)

 
 
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畢業展覽,萱芝為後排左六。(圖|王萱芝提供)
 
 
「喜歡這件事,就差一個衝動!」-劇場初心者的北漂之路
談起與劇場的邂逅,萱芝雙眼發光,回想起大學時期第一次參與由阮劇團主辦的草草藝術節。當時萱芝的朋友參與青少年劇場,便邀請她前往藝術節觀賞演出,那是她第一次接觸到表演藝術,「然後就掉進去那個坑裡面了!」她對表演藝術的愛意外被點燃,也開始會主動購票看表演、支持表演者。 
 
草草藝術節點燃萱芝對表演藝術的熱情。(圖|王萱芝提供)
 
萱芝曾一度因忙碌於課業而暫時遠離表演藝術,直到吳青峰《太空備忘記》演唱會再度點醒了她對表演藝術的熱情。不同於一般演唱會將光環聚焦於歌手身上,《太空備忘記》邀請「小事製作」的舞者一同演出,並結合劇場設計元素,獨特的演出形式深深震撼了萱芝,「當我回過神之後,都不知道我前幾首歌有沒有在呼吸。」這次經驗加深了她對藝術的嚮往,於是毅然決定到台北追尋更多參與展演的機會。
 
到台北後,萱芝開始尋找藝術相關的實習機會,對於沒有受過專業劇場訓練的她而言,藝術行政是個相對容易親近、適合學習的開始。看到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的實習資訊時,萱芝既興奮又猶豫,自問:沒有優異的英文能力,又是藝文領域的新手,憑什麼加入國際組織?幸好朋友的一句:「你不是喜歡嗎?你喜歡就去啊!」一語驚醒夢中人,讓萱芝恍然大悟:「喜歡這件事,就是差一個衝動!」她抱著對劇場的熱愛,上網查資料、參考其他實習生的分享、坦白地寫下對於接觸表演藝術的渴望與期許,最後如願爭取到OISTAT總部的實習機會。
 
 
沒事誰要幫你改這麼用心?-在跌倒中前進的實習過程
「完蛋了,我的能力差到不行欸!」回想起實習剛開始的適應期,萱芝大笑,「寫完第一篇採訪稿,回來打開校正訂閱,都是備註、備註、備註、備註......」萱芝坦承到,因為不熟悉,一下班坐上捷運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在OISTAT總部實習的好處是不會因為犯錯被罵,總部的前輩會耐心提供分析與建議,舉凡每個決定的考量,以及文章中用字遣詞對讀者的影響等等。她收起笑容,語帶激動說道:「沒事誰要幫你改這麼用心、跟你說這麼多?這是我第一次工作這麼感動。」
 
再一次感動,是當萱芝設計的會員懶人包封面獲得辦公室齊聲讚美,讓她受寵若驚。不只是排山倒海而來的肯定讓萱芝印象深刻,在後續的討論和修改過程中,萱芝也體會到與以往不同的工作方式。「會員懶人包的設計不只是將資訊排版、不只是要求精美,重點是將文字轉化為圖像,讓閱讀者容易理解。」
 
為了凸顯會員懶人包與劇場的關聯,萱芝參考芝加哥劇院的形象做為封面設計,希望讓打開懶人包的人擁有彷彿走進劇院的閱讀體驗。在交出設計後,辦公室的夥伴們提出了不同的想法與疑問,再經過來來回回的討論與修改,萱芝慢慢學習將零碎的知識整合成有連貫性的內容,她的「設計」進而從形式層面提升轉化到內容層面,「我的設計就從漂亮的東西變成有實質內容的東西」,她謙虛地笑道。這次深刻的經驗讓她銘記在心,設計不只是美學考量,更要多為觀者與讀者考量。
 
萱芝設計的OISTAT會員懶人包封面。(圖|王萱芝提供)
 
另外一個實習任務-最後的簡報-也讓萱芝踏出舒適圈,卻也留下小小的遺憾。萱芝回想起來,因為當時的時間限制,最後雖然順利完成簡報了,但仍疏忽掉與團隊的討論。「我大學的時候也有很多簡報發表,我都是為了那個發表去做做做做,做完去發表,就結束了。但在OISTAT學到最大的經驗就是討論!有辦公室團隊的帶領、與夥伴討論進度,還有分工合作等等」。
 
從大學時擅長的網頁設計到目前在做的線上課程企劃,萱芝的工作模式逐漸從獨立作業轉變為團隊合作,而OISTAT總部的實習經驗可以說是她調適和學習的轉捩點。
 
「在OISTAT就是一直在學習:工作上學習,連興趣都要學習。」當辦公室的人在聊藝術展演時,萱芝像是撞上新的世界,因為她才剛到台北,觀賞展演的經驗不多,融入大家的話題對她而言是個大挑戰。「我就聽辦公室的人聊天,把人名抄下來回家搜尋。」在聆聽與觀察的學習過程中,她慢慢拓展表演藝術領域的觸角,也記下未來要朝聖的表演者。面對熱愛但不熟悉的話題,萱芝化挫折為動力-「你如果喜歡這個地方,如果想加入這個地方,你就要更加努力。」
 
雖然在面對未知時難免會猶豫,但萱芝用行動證明,若想接近熱愛的領域,先做再說!
 
OISTAT 總部2020實習生與2019實習生合照。(圖|OISTAT總部辦公室提供)
 
 
做好選擇就能避免放棄。」-經驗累積成智慧
身為一位從零開始、邊打邊練的藝術愛好者,萱芝鼓勵任何對藝術有興趣的人多參考別人的經驗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就去試看看。」那,圈外人該從何做準備呢?「準備就是一直去接觸、去了解。準備並不是說要讀完甚麼科系、考到甚麼英文成績,那不是準備,而是你一直不敢踏出去的藉口而已。」她一開始對OISTAT總部的實習工作一知半解,躊躇不前,直到聽完實習生分享會後,深深被團隊合作的氛圍吸引,因而決心衝一發。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可以說是萱芝的最佳註解。她把握工作中大大小小的學習契機,連困境都可以是轉機:「說不定隔壁那個人在做的事你覺得超酷的,那你以後就可以去做那個工作。每個地方都可以讓你多累積、多認識自己一點。」
 
透過不同的打工與實習經驗,萱芝已形成一套自己做選擇的標準。當她北上追尋表演藝術,或是後來從事藝術課程企劃,很多時候需要從零開始學習,但由於她清楚自己的方向,便能堅定地走在預期的路上,並思考如何在工作中回饋她熱愛的領域。
 
 
後記:從最基本的地方獲得能量
當我們聊起最愛的飲料時,萱芝出其不意的回答:水,然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問道:「我是不是讓飲料的話題變得很無趣?」
訪談後我們理解到,萱芝愛喝水,其實反映了她的個性。一來,萱芝對環境很敏銳,就像水流會配合不同形狀的河道,但又不會被定型。再者,因為她時常保持反身自省的態度,再簡單的工作也讓她樂在其中,所有經驗都成為她的成長養分-就像水,或許對某些人而言只是平凡的生理必需品,她卻能喝出美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