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看徵件、策展與展場實踐 「2019布拉格劇場四年展」後記

活動名稱|2019布拉格劇場四年展 2019 Prague Quadrennial
活動日期|2019.6.6-16
文字|陳韋屏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 總部)
 

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以下簡稱PQ)為全球最大劇場設計展之一,籌備期長達四年,從開放徵件到實際展出,耗時近兩年,PQ 2019在六月份順利落幕。觀察最終展場實踐,我們也悄悄學習到了PQ的策展溝通術。 

 

PQ核心展覽「國家與區域展Countries and Regions Exhibition」、「學生展Student Exhibition」,兩者都是國家或地區為單位的競賽型展覽。PQ策展團隊訂下主題,由各國策展人規劃該國展館,最終由國際評審團選出得獎團隊。
 
PQ 2019國家與區域館以「界線」為題,學生展主題則為「想像」,策展人一方面要能回應主題,一方面要能顯露該國表演設計的優異之處,每個國家的策展思考不同,在PQ2019,部分國家策展人根據徵件主題挑選展出作品,也有許多國家策展人依據徵件內容重新創作。
 
藝術概念的解讀與詮釋
國際型競賽,簡章是最主要的溝通管道,透過文字敘述傳遞徵件概念,讓所有投件者以相同基礎出發。各個策展人對於簡章有不同的詮釋與解讀,於是誕生出風格迥異的作品。
 
PQ 2019國家與區域館以「界線」為題,強調創作成熟後,在限制中找尋新可能的能力。徵件內容特別提到「過去的博覽會形式,僅是在封閉的空間中呈現些表面的東西,所呈現的段落僅能驚鴻一瞥而無法讓人領略實際演出氛圍。這次我們以界線作為主題,讓『想像』和『實際空間』之間的落差,引領我們思索這個共享空間。 *註1
 
PQ策展團隊尤其強調打破既有展場空間,鼓勵策展人將展場設計視為在展館中的「表演設計」,使每個角落都能提供不同體驗。在國家與區域館中,不乏看到以裝置形式出現的展館,試圖挑戰過往呈現「作品集」的形式。
 
PQ 2019最高獎項Golden Triga得主《This Building Talks Truly》,展場設計作為表演設計
北馬其頓共和國奪得PQ 2019最高獎項Golden Triga的作品《This Building Talks Truly》,即是將展場設計作為表演設計的最佳範例。
 
北馬其頓共和國的展場坐落在布拉格工業宮右翼最角落,是一個由鋼架組成的立方體,中間立著鋼條製成的展示方格,格子內放有影像、文字說明和照片,乍看之下似乎是普通的展覽,一不注意,目光便被吸往兩側的較為華麗的丹麥、芬蘭國家館,直到觀賞《This Building Talks Truly》的現場演出,才發現原來它的展場設計別具巧思。
 

 北馬其頓共和國《This Building Talks Truly》,乍看之下只是普通的展場。
圖片來源:
《This Building Talks Truly》Facebook專頁

 

《This Building Talks Truly》起始於2014年北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Skopje)的都市計畫,該都市計畫讓原是南斯拉夫時期鐵路員工宿舍、後轉型為社區公寓的建築面臨拆除危機,當地團體Faculty of things that can't be learned (FR~U)起身抗爭,展開挖掘社群記憶,並活化建築的長期計畫,以劇場概念將整棟建築與社區的歷史記憶轉化為一系列活動。在PQ現場演出中,則由演員Kristina Lelovac擔綱,帶領觀眾進入建築與社群的集體回憶。

 

演出過程中,長方體展架不但可以透過軌道前後移動,還能90度翻轉、上下移動。直立時,展架前方的投影畫面,如同員工宿舍中扮演集會場所的公共影廳;平躺時,正中間的孔洞就像中庭一般,從側面望過去,鋼條組成的方格,彷彿一戶戶住家。

 


平躺後的展架如同俯視角度的鐵路員工宿舍。
圖片來源:
《This Building Talks Truly》Facebook專頁

 

《This Building Talks Truly》,將展場完美化作表演設計的一部分,不只在有限空間與時間中重現了一棟建築物的不同樣貌,更透過表演設計,將歷史時光也一併濃縮。

 

PQ學生館──觀眾作為設計元素

以「想像」為題,PQ學生館強調創作的無限可能,期待看到新銳設計師腦中有趣想法,以呈現創意發想階段的靈感為目標,鼓勵設計師將觀眾納入設計環節中,使觀眾成為表演設計的一部分,改變舊有劇場設計的概念。

 

在學生館能夠看到許多把觀眾當作重要元素的作品,像是荷蘭學生館位於主展場的作品《treestartime》,在五米乘五米的正方形展覽區塊上搭建起金屬框,讓觀眾戴上耳機,聆聽分別代表樹、星星、時間的聲音,同時用三種顏色的線自由纏繞在框架上。即使是策展團隊,也沒有人知道這個作品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由觀眾創造、由觀眾決定作品最終的樣貌。

 


荷蘭學生館《treestartime》。
圖片來源:
PQ Facebook專頁

 

奪得學生館最佳體驗獎的台灣學生館《The Changing Room》,則是直接讓觀眾成為劇中角色:換上角色服裝,聆聽耳機中的劇情決定行動,每一場體驗活動因此成為獨一無二的演出。

 

芬蘭學生館Kolo:觀者成就演出
學生館最佳體驗獎得主之一,芬蘭學生館《Kolo》,以動物穴居的洞穴為靈感,將展場設計為一塊觀眾可以進入的岩石,工作人員會在觀眾進去之後將門關上,當有人從外面觸摸岩石,岩石內便會有聲響、震動以及燈光變化。

 


芬蘭學生館《Kolo》。
圖片來源:
PQ Facebook專頁

 

芬蘭語中,Kolo代表「洞」,芬蘭學生館用洞穴象徵安全的庇護所,內在的平靜不時受到外在世界喧擾的影響。從簡單概念出發,芬蘭學生館的體驗方式讓觀者也成為表演設計的一部分,碰觸裝置與否,決定了體驗者的觀看經驗。若希望能夠在短暫的體驗時間內看到裝置不同的變化,不但要天時地利,更要外頭有觀眾、肯配合。

 

綜觀本屆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出現了許多以裝置形式呈現的展場,有些融合科技體驗,有些則是將觀眾納入設計考量。習慣過往以「作品集」形式展出的人,這回無法透過PQ大量看到過去四年優秀的劇場設計,或許感到失望,然而反過來說,經由各國策展人轉譯與詮釋,觀眾反而能發現更多表演設計的可能性。

 

回溯簡章裡提到的核心理念,PQ希望呈現「表演設計,是作為創造演出環境的一種藝術形式(performance design as an art form concerned with the creation of active performance environments)」,表演設計不只是為了增加演出的可看性,而是創造另一個時空,讓觀眾能夠真正地踏入劇場中。面對國際劇場設計展覽逐漸轉型的趨勢,我們也不妨問問自己,什麼是表演設計吧。

 

*註1  徵件簡章原文:Let’s not go back to the past era of exhibition pavilions as walled off spaces that often present only surfaces and bring only glimpses of performance momen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grasp. This time the theme of borders, and the thresholds between imaginary and physical spaces, should lead our thoughts about the space we are going to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