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我適合國際藝文單位嗎:OISTAT總部實習二三事 線上講座
活動時間|2021年4月28日(三)19:00-21:00
主持人|魏琬容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 執行長
分享者|張雯娟 2013年OISTAT總部實習生,現為臺中國家歌劇院節目企劃部節目專員
張堉樺 2015年OISTAT總部實習生,曾任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行政
洪嘉蓮 2019年OISTAT總部實習生,現為iKala公關專員
文字|李奕慧、許玉昕、簡姵伽 2021年OISTAT總部實習生
身為藝文愛好者的你,認識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嗎?
你對國際組織的藝文實習機會感興趣嗎?
本篇文章將回顧《我適合國際藝文單位嗎:OISTAT總部實習二三事》實習分享會,內容涵蓋了三位畢業實習生和執行長魏琬容分享的OISTAT總部實習細節,滿滿的經驗值絕對讓大家滿載而歸。
在深入實習計畫之前,讓我們先認識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於西元1968年創立於捷克布拉格的OISTAT,全名為「國際舞台美術家劇場建築師暨劇場技術師組織」,目前總部在臺灣,會員遍及五大洲,擁有超過三萬名會員。
2019年「OISTAT的下一個五十年」國際大會
進到劇場時,我們所感受的一切──舞台、燈光、服裝、聲音──都是經過密切且長期的團隊合作之後才得以完成。「交流」和「團隊合作」是連結劇場裡所有元素的關鍵,也是OISTAT創立的初衷:身為劇場人的聯合國,OISTAT專注於「文化之間交流」、「專業知識的分享」和「人脈的連結」。
在此背景下,OISTAT藉由舉辦國際交流活動,讓全世界的劇場工作者得以交換彼此的經驗及心得,共同促進國際劇場界的健全發展。
目前最著名的國際專案即為四年一次的WSD世界劇場設計展 (World Stage Design),其中包含四項專案:
除了提供交流平台之外,OISTAT也理解培育新生代的重要性,因此每年的實習生計畫都是藝文界的焦點。執行長琬容強調:「我們絕對不會派實習生做一些可有可無,或是打雜的事情,我向你們保證。」在OISTAT實習計畫中有一大特色,實習生們可以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內容,亦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期程,相當自由。
在實習期間,不但可以培養藝術行政的基礎能力,例如:中英寫作、採訪技巧、活動企劃與執行,還可以參與國際組織的日常營運,像是全球會員管理、網站管理、專案執行等等。在OISTAT的平台上,不同背景的實習生互相合作,不斷激發人才之間交流的最大效益,一起認識藝術行政領域的魅力。
我們將從三位實習生的職涯故事中,一起經歷她們的實習日常。
▍張雯娟:從點到線,內與外的動態交流
現為臺中國家歌劇院節目部企畫專員的張雯娟,是2013年OISTAT總部唯一的實習生。她回憶起第一次和OISTAT相遇的機緣,是她在2007年獲選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簡稱PQ,OISTAT旗下專案Scenofest劇場藝術節在當時亦於PQ中舉辦)國際學生設計館的設計師。參加PQ的經驗打開了雯娟的國際視野,使她體悟到,「念書的時候比較像是鎖在自己的領域裡面」,而她也強調「國際組織的總部設在台灣,是一個讓台灣參與世界的很有力的立基點。」
到OISTAT總部實習期間,她協助編輯《了解國際劇場組織:把世界劇場人連起來》一書,以及網站資料更新。在精進實務技能以外,雯娟認為最重要的是持續參與OISTAT與國內外組織合作的各種活動,包括WSD世界劇場設計展、國際藝術管理論壇等。
左圖:《了解國際組織:把世界劇場人連起來》一書
右圖:2013年WSD世界劇場設計展
雯娟累積諸多藝術行政經驗後,爭取到國藝會與表演藝術聯盟的「國際劇場海外駐地媒合計劃」機會,前往鹿特丹市立劇院實習,回台後於許多場合分享實習經驗與觀察,開拓在表演藝術領域深耕的契機。最後,雯娟總結:「OISTAT實習有很多連結的經驗,促成我現在的工作。」
▍張堉樺:熱忱與經驗的延展
張堉樺與OISTAT相遇於2015年,當時就讀於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的她,透過系上公告得知「OISTAT青年觀察計畫(Core Strategy Project)」,自此與OISTAT結緣。
青年觀察計畫(Core Strategy Project)藉由參與、觀摩OISTAT活動與會議,讓參與學生切身地認識組織運作。第一次遠行,堉樺和組員抵達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參加WSD世界劇場設計展的發布會、OISTAT DAY等活動。在無數會議中,她見證了何謂「國際交流」──遍布全球的會員們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各自的專案,無數的發表、交流、邀約正在她面前發生。
此後堉樺迎來OISTAT總部實習工作,並執行了各式任務,如報導摘要、人物專訪、協助接待外國來賓;亦參與該年度的兩大專案──《拾光》光影講座與大師工作坊,以及在衛武營舉辦的《眾人的藝術中心》國際論壇與工作坊。她不僅體會了國際交流帶給她的鼓舞與挑戰,也參與專業團隊從無到有,建構一個專案活動的過程。
左圖:2015年「拾光-光、設計與空間」講座,堉樺於前台之工作照
右圖:2015年衛武營《眾人的藝術中心》國際論壇
實習期間堉樺發覺,不論職位與資歷,在OISTAT裡,每個人的想法都會被認真地聆聽,也沒有人只是旁觀,所有人都全心地參與。事過境遷,堉樺回頭檢視在OISTAT的日子裡,所執行、產出、促成的一切,她說道:「我想是真的學到太多。或者是說,有很多的機會是可以讓我們自己去做發揮、延伸,並嘗試的。」
堉樺和表演藝術的緣分並未就此停歇,實習的經驗使其了解到,「與人交流」令她著迷,促使她接下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藝術行政工作。「我在做的事情,就好像一個連結彼此的橋樑。」她充滿熱情地形容她的志業。
正式投身劇團、藝術村以後,如同在OISTAT的時期,她接待國內外的賓客、藝術家,投身各種會議與討論。「實習的經驗幫助我在未來實際參與團隊、跟別人聯絡的過程中,更有信心,也對於該如何執行更有想法。」她溫柔而真摯地提醒大家,渴望的未來、追求的理想都不必一次到位,但該要在每一次的嘗試和犯錯間,獲得養分、儘量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洪嘉蓮:對話開啟改變人生
洪嘉蓮大學時為政治大學傳院劇場的成員,她在2017年WSD世界劇場設計展大開眼界,決定踏出舒適圈,了解更多劇場幕後的工作。勇於接受挑戰的她相信「要激盪好的想法,依賴好的工作環境」,在閱讀前一屆OISTAT實習生的訪談後,深深被OISTAT開放的工作環境吸引。
嘉蓮在OISTAT總部實習期間完成了多樣的任務,包括:總部續留台灣典禮的現場執行、PQ和WSD資料整理和研究,以及相關文章翻譯、前一年實習生的訪談。值得一提的還有實習生們共同發想的計畫提案──《OISTAT Murmur》。
這項提案的出發點是他們發現,隨著網路科技普及,OISTAT會員容易取得各種資訊,對組織的依賴度便逐漸下降。於是實習生們希望邀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專業背景的會員們,分享自身工作、各地藝文產業現況、對藝文產業未來的想像等,藉此更緊密地連結會員。《OISTAT Murmur》這項提案後來成為2020年總部推出的《OISTAT Chat》計畫的雛型,在疫情時代順利連結各國會員並增進交流,被會員們讚賞具有遠見。
2020年OISTAT總部以《OISTAT Murmur》為雛形,正式推出《OISTAT Chat》
後來嘉蓮選擇先嘗試不同的道路,進入科技業擔任公關角色。她認為OISTAT實習經驗當中最核心的是「學習與人溝通」──她看見OISTAT連結世界各地的劇場人,開啟對話,並在溝通與對話中從彼此身上吸收精華。她說,「OISTAT就像是一把移動的大傘,在OISTAT底下可以容納不同的意見,它是一個沒有固定地點的交流天地」。
三位畢業實習生的故事完整勾勒出在OISTAT工作的樣貌,渴望參與國際組織和表演藝術產業的你,千萬不要錯過每年的暑期實習計畫!如果你跟我們一樣期待跨領域的交流和多元人脈之間的連結,劇場人的聯合國歡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