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即逝的劇場藝術 如何在國際大展中呈現劇場設計

 
活動名稱|OISTAT 50週年 設計就是重要 系列講座「媽,我入圍了!怎麼辦?」 
時間|7月8日 星期日 14:00 – 16:2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中3清酒工坊2F-拱廳
主持人|魏琬容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
與談者|曹安徽 2017 WSD世界劇場設計展 展場設計師
    王世信 2017 WSD世界劇場設計展 計畫主持人
    王孟超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總監
    蔣 韜 劇場聲響設計與影像配樂作曲
文字|王晨馨 OISTAT總部實習生
 
劇場設計,是一門無法被完全重製的藝術。二O一七年七月,第四屆的WSD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甫在臺北落幕,緊接著,明年(二O一九年) 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將重返捷克布拉格工業宮,於六月登場。面對國際等級的劇場設計展,OISTAT總部邀請四位講者:曹安徽、王世信、王孟超以及蔣韜,讓他們一同來告訴大家,要是入圍了,需要再現劇場設計時,究竟該怎麼辦。
 
執行長魏琬容主持OISTAT國際劇場組織50周年系列活動「設計就是重要」系列講座(攝影:王弼正)。
 
在這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
WSD是以個人為單位參展,且從第四屆起,有專業設計師及新銳設計師之區分。四年一度,採評選方式,由OISTAT各國會員中心爭取主辦權,於不同城市舉辦;而PQ則是以國家或地方為單位參展,配合當屆PQ之主題,展覽內容由國家館策展人進行篩選。而除國家館,另有國際學生設計館等等,四年一度,固定於捷克布拉格舉辦。
 
王世信也特別提到,此二設計展不同處在於:PQ呈現的是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整體形象,所以在展覽當中,我們也較可看見其文化脈絡;WSD則較專注在個別設計師的作品上,所以參展身分別才會有所不同。
 
當機會來時,你準備好了沒?
在四位講者分享與對談的過程中,皆不斷提到作品保存之重要。如果在演出製作當下進行保存,將來不管是投件爭取入圍機會,或是入圍後受限於佈展條件,才能有依據,將設計以最好的方式呈現出來。
 
現今可記錄保存作品的方式百百種,針對保存方式,四位講者也各自給出建言:曹安徽老師表示,即便是資金較為窘困的年輕設計師,也應自立自強,拍出品質好的劇照,成為設計作品一種強而有力的呈現;而以聲響設計出身的蔣韜,也特別分享他去年在WSD佈展時的遺憾。當時再拒劇團以《諸神黃昏》這項作品入圍WSD專業設計組當中的聲音設計類別,但在演出當下並無做好現場收音紀錄,加上劇團也沒有錄製原始音檔,導致展覽期間無法將這件作品中的聲響設計以最好的方式呈現。
 
另外,講者們也提到,入圍後,可善用主辦方所提供的資源。身為曾參展的設計師,去年在WSD擔任展場設計師的曹安徽即表示,在有限條件下,仍希望盡可能提供參展者所需的物資,以及佈展自由。比如提供服裝設計師免費人臺,而針對聲音設計師,則是提供兩副耳機以及額外的視聽小空間。
 
設計這麼複雜,我要怎麼說清楚?
對此問題,講者們認為,關鍵在於「簡潔有力地說出自己的設計及概念」。所以,除了呈現結果,清楚說出設計時的思索過程同樣重要。
 

左起為:魏琬容、曹安徽、王世信、王孟超、蔣韜(攝影:王弼正)。
 
要精確表達設計,蔣韜認為須先對作品誠實,才有辦法掌握其核心概念,進而知道以何種方式呈現。而王孟超則強調「切莫貪多嚼不爛」,文字論述不要過多,影片剪接需掌握得宜,最好不超過三分鐘,簡潔的敘述,較易使觀者在專注的狀態下觀賞完畢;另外,如果是個口頭論述的場合,他也特別標誌事先演練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呈現與推銷重點。
 
參與國際展的另一核心──交流
當談及參與WSD的經歷時,蔣韜亦提到其參展目的。他認為雖然WSD是劇場設計的競賽,但在這樣的國際展覽場合,交流同樣重要。
 
於展覽期間,參與者會遇見來自各地的劇場相關工作者,甚至發展出合作機會;同樣的,在觀賞其他作品時,亦可觀察到不同國家的設計發展步調;更甚者,隨著Scenofest劇場藝術節亦會在WSD展期間發生,設計師亦可投件演出,或是舉辦工作坊,以創造更多交流機會。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50周年系列活動「設計就是重要」系列講座──媽,我入圍了!怎麼辦?(攝影:王弼正)。
 
在最後的對談與QA時間,魏琬容亦向四位講者提問:WSD的主要功能在於讓劇場設計者交流?抑或應同時肩負教育一般大眾之責任?對此,四位講者皆認同WSD應同時具此二功能,內行可看門道,外行亦可看熱鬧。透過WSD,舉凡劇場相關人士,如設計師、導演、製作人等等,皆可在此進行交流,甚至發展合作機會;在「外行看熱鬧」的部分,雖然一般大眾可能很難透過WSD直接獲得深刻教育意義,但是透過觀展,或是參與這次「設計就是重要」的系列講座,皆能使一般大眾願意慢慢去了解、接近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