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跳島舞蹈節:新竹跳 We Island Dance Festival:Hsinchu Jump
時間|2018.11.5-18
策展人|陳武康、蘇威嘉
執行|驫舞劇場
協辦|OISTAT國際劇場組織
文字|王晨馨
 
 
2018年11月5-18日,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部(以下簡稱總部)首度與台灣在地知名舞團「驫舞劇場」合辦新竹市舞蹈節〈跳島舞蹈節:新竹跳〉,這是自新竹市開辦「風中舞影」舞蹈藝術節活動以來,首次導入策展人的概念。〈跳島舞蹈節:新竹跳〉透過24場工作坊、4場講座、展演「五天編舞日常」及2場售票演出「串一起跳舞」、「身體我的名片」,讓大眾對於舞蹈節的印象不再停留於遠距離觀賞演出,使其可由不同面向來認識並參與舞蹈。
 
在初步規劃舞蹈節之際,驫舞劇場即看準總部的行政功力,邀請由專業藝術管理人魏琬容帶領的團隊參與,善於從事溝通與整合的總部,成了此次舞蹈節行政中樞。
 
此次舞蹈節對於新竹市文化局、驫舞劇場以及總部三方而言,皆是新的挑戰。過往新竹市舞蹈藝術節皆採用「邀演作品」,今年卻大大改變此一作法,與台灣在地知名舞團一同合作規劃舞蹈節活動;而對於驫舞劇場,從作為2016、2017年度「風中舞影」受邀演出團體轉變為舞蹈節籌劃角色,更是一個身分上的極大轉變;OISTAT透過與驫舞劇場合作新竹舞蹈節,讓總部的觸角深入地方,場分享大型專案的工作心法。
  
OISTAT總部執行大型專案經驗不少,如2016年接受委託執行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國際論壇, 或是2017年於台北舉辦「TAC劇場建築國際競圖」(Theatre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TIP劇場創新發明獎」(Technical Invention Prize)及其實體展覽。在執行大型專案時,最為重要的二項工作心法即是「掌控時間」以及「將資源最大效益化」,此次舞蹈節更是體現了這兩項心法的重要性。舞蹈節自開標日至活動正式開跑期間僅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在這四個月中,驫舞劇場與總部需規劃舞蹈節各項子節目,洽談並確立合作藝術家及團隊,並且需在宣傳行銷方面下一番功夫,才有可能使雙策展人陳武康、蘇威嘉「用舞蹈感染新竹,使在地人一同震動共感」的理念真正落實。
 
「我們不要推一個團或作品,而是把所有界線打破,將人作為獨立藝術家跟觀眾分享。這樣的形式,可能更具有感染力。」
                                   -策展人 陳武康 
 
(圖為雙策展人,左為陳武康;右為蘇威嘉)
 
為了打破這樣的界線,此次新竹舞蹈節的在節目規畫上與以往大大不同,大量的子節目得以順暢運作的背後,即是來自策展團隊與行政團隊共同的努力。
 
此次活動乃是與新竹市文化局合辦,籌劃與執行過程中有諸多需與公部門人員溝通協調之處,此時總部多年在各個國際交流場合,如國際劇場組織的各專業委員會會議、世界會員大會中所練就的溝通技巧,以及與文化部合作溝通的經驗即派上用場,除了使得舞蹈節活動能獲得官方的有力支持,也讓驫舞劇場與文化局能更為熟悉雙方的運作模式。
 
在行銷宣傳方面,總部更將平時經營國際劇場組織此一品牌的工法,妥善應用於此次舞蹈節。在舞蹈節規劃之初,驫舞劇場與總部即底定此次活動不僅僅是期盼吸引新竹的舞蹈同好,更期望能使普羅大眾一同「跳進來」,是故在宣傳定調上,驫舞劇場與總部選擇以一連串好上口的口號,如「人人練舞功」,以及極具親民性的節目標題,如「身體我的名片」(I Am My Body),打破民眾與藝術家的界線,使眾人「串」在一起。於實體宣傳,驫舞劇場與總部於初期即鎖定新竹在地潛在客源可能出沒的據點,再加上新竹市文化局的支持,使海報、摺頁等文宣品以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為中心點擴散張貼,使整座城市瀰漫一股「跳島」節慶氛圍;而社群網路行銷面,則透過臉書粉絲專頁作為主要宣傳管道,豐富的節目內容提供了良好的宣傳素材,而總部也搭上兩廳院所颳起的宣傳圖文風潮, 巧妙運用之下成功激起潛在客源注意。 
 
爾後,於舞蹈節活動正式開跑期間,藉由大量的工作坊打頭陣,團隊因此培養了一群「固定客源」,這些參與者除了成為在工作坊的常駐身影,最終也成為其他子節目,如講座、五天日常編舞、甚至是兩檔售票演出的觀眾。證明「第一週辦工作坊與講座,第二週加入展演,最後三天舉辦演出」策略成功。
 
「因為這次的舞蹈藝術節,讓我們對舞蹈的理想得以發揮,藉這個機會串起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們一起參與這個活動,也因為這個活動,串起舞蹈圈的工作者和新竹市民有這個交流的機會。讓很多想知道舞蹈是什麼,但卻不敢走進來的人,有這麼樣一個機會可以嘗試體驗。」   
                                   策展人 蘇威嘉 
 
綜觀此次舞蹈節,驫舞劇場與總部相輔相成,彼此皆獲益匪淺。以此次舞蹈節首創的新型態節目「身體我的名片」為例,標榜以類TED的演講方式邊說邊跳,在6.5小時內讓觀眾一口氣享受16組藝術家及團隊,這些藝術家團隊的人脈,則是驫舞劇場經營十多年的最佳成果。於執行期間,透過驫舞劇場與藝術家們的良好溝通,加上總部精準地控制每一個行政環節,使16組藝術家15分鐘內如期完成他們的「名片」,帶給觀眾一場不拖泥帶水的精緻節目。
 
   
 (右圖為身體工作坊-大眾篇,左圖為身體工作坊-親子篇)
 
「很棒的策劃。參加身體我的名片超級值得。一口氣認識好多優秀的編舞家與團隊,多元的表演方式讓我們遇見美好的故事。」
                                   -參與民眾 何女士
 
「藝術應該更推廣到每個人的生活,任何小地方都可以是實踐的起點,肢體是一般人較陌生的語言,像這種貼近人心又親民的藝術形式應該持續。」
                                   -參與民眾 李先生
 
「非常有活力的舞蹈節內容,策展相當成功,熱情感染了工作坊的所有學員,毫無藝術家的距離感,非常驚豔新竹市也能舉辦如此高文化水準的festival。真的很感動在新竹有這麼棒的舞蹈節,希望每年固定舉辦。」                                                                     -參與民眾 詹女士
 
 
有了深植台灣的驫舞劇場的人脈,舞蹈節的師資內容才能如此豐富,而總部則提供執行大型專案的新眼界,除了需要精準掌控預算,在宣傳行銷上更是一大亮點,讓適逢九合一選舉前夕舉辦的舞蹈節,仍能突破重圍吸引參與者,配合與驫舞劇場共同推出的優質節目,終獲得參與民眾的熱烈迴響,確切落實「用舞蹈感染新竹,使在地人一同震動共感」的理念。